清廉,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道德准则,更是具有约束力的法律准则。从古至今,“廉则国昌,腐则国灭”,同样,对于金融行业来讲,要生存、要发展,同样需要清廉作为基石。
清廉金融文化便是关于清廉的金融理念、金融制度、金融道德、金融价值观念或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清廉金融文化,净化金融政治生态,是金融行业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确保金融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神圣使命。
清廉润初心 自古即有之
清廉,顾名思义,指清正廉洁。语出《庄子·说剑》:“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历代仁人志士推崇而力行清廉,司马迁《史记·乐书》曰:“正直清廉而谦者,宜歌风。”清”本义为水清,引申为纯净;“廉”本义为厅堂的边角,直上直下,有棱有角,引申为人品刚正。
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在《楚辞·招魂》中云:“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其意是说,他年幼时秉赋清廉的德行,献身于道义而丝微不减。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中国人自古就把“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四维”之中,廉耻最为重要,所以,后世崇尚“公生明,廉生威”之说,从中可以看出,清廉文化对于清白从政和廉洁从业是多么重要。
加强清廉金融文化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民族的“根”与“魂”。清廉金融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金融工作者追求以清为美、以廉为荣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大力推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对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提高金融服务经济水平,增强金融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树立金融职工清正廉洁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面对后疫情时期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国金融业担负着更加神圣的使命,确保金融队伍的纯洁与稳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赋予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其次,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一是清廉文化具有历史性。清正廉洁不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更是我们党和政府赖以生存的基石。二是清廉文化具有时代性。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文化,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鲜明政治立场。三是清廉文化具有现实性。“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廉洁是政治生命线,与每名党员干部都密切相关,如同过独木桥,一步走错、一切皆毁。
再者,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新时代金融行业应对复杂环境确保自身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在金融系统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有助于净化金融政治生态,确保金融事业稳健发展。
总而言之,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新时代中国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是营造风清气正金融从业氛围和优良金融政治生态的迫切要求,是金融行业反腐倡廉斗争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监督、共同配合,方能奏效。华鑫信托也将在各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与广大同行一道,继续努力,为建设“清廉守德,风清气正”的清廉金融文化氛围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唐县联社)